物理实验考查指导意见
1.考查范围:
体现《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的理念和精神,参考我市所选用的初中学段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,结合我市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开设情况,并考虑实验考查的可操作性,天津市初中物理实验考查将以下面四个实验中的部分内容为主:
(1)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;
(2)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;
(3)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和液体的密度;
(4)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。
2.考查方法及评定:
(1)考查工作在区县教育局领导下,由区县教研室统一命题,区县教育局中教科和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。
(2)学生在参加考试前5分钟抽签认定所考题目并在相应的实验台前做好准备。
(3)考试时间为15分钟。
(4)考查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等。满分为10分,6分以上为合格。
3.考查要点与要求:
(1)实验名称: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|
考 查 点 |
考 查 要 求 |
|
光具座仪器的安装 |
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,并在光具座上记下焦点F和2倍焦距点 (1分) |
|
调整蜡烛、凸透镜
和光屏高度 |
点燃蜡烛后调整凸透镜、光屏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(1分) |
|
蜡烛、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 |
①蜡烛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,光屏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(1分)
②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,光屏放在二倍焦距以外 (1分)
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用眼观察虚像 (1分) |
|
像的清晰度调节 |
①成倒立实像时,成像均明亮清晰 (1分)
②成虚像时,眼睛观察位置正确 (1分) |
|
物距、像距的测量 |
能从光具座(或用直尺)准确测量记录物距、像距 (1分) |
|
实验结论 |
①u>f,成倒立、缩小的实像,像在f<v<2f处
②f<u<2f时成倒立、放大实像,像在v>2f 处
③u<f时通过透镜看到正立、放大的虚像 (1分) |
|
实验素养 |
①严肃认真,遵守纪律
②实验完毕,整理仪器摆放整齐 (1分) |
(2)实验名称: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
|
考 查 点 |
考 查 要 求 |
|
实验电路 |
①实验电路图正确、规范
②能熟练连接电路
③连线时开关断开 (1分) |
|
电流表使用 |
①串联在被测电路中
②正、负接线柱连接正确
③量程选择合理 (1分) |
|
电压表使用 |
①并联在被测灯泡两端
②正、负接线柱接线正确
③量程选择合理 (1分) |
|
滑动变阻器使用 |
①接线柱连接正确
②使用前滑片位于最大电阻位置 (1分) |
|
利用调节变阻器选择电压值 |
①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,分别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
(i) 额定电压,(ii) 1.2倍额定电压;(iii) 低于额定电压
②动作熟练
③读数后及时断开开关 (2分) |
|
电流表读数 |
电流表读数正确 (1分) |
|
数据处理 |
①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合理
②数据记录及处理正确 (1分) |
|
实验结论 |
能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判断灯泡消耗功率的大小, 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灯泡消耗的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(1分) |
|
实验素养 |
①态度认真,遵守纪律
②实验完毕,整理仪器摆放整齐 (1分) |
(3)实验名称: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和液体的密度
|
考 查 点 |
考 查 要 求 |
|
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|
①观察量程及每小格代表多少cm3
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面相平 (1分) |
|
测固体的密度 |
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(1分)
②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(1分)
③将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液体中,测出液体和固体的总体 (1分)
④表格设计、数据记录及处理正确 (1分) |
|
测液体的密度 |
①用天平称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(1分)
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,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(1分)
③称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质量 (1分)
④表格设计、数据记录及处理正确 (1分) |
|
实验素养 |
①态度认真,遵守纪律
②实验完毕,整理仪器摆放整齐 (1分) |
(4)实验名称: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
|
考 查 点 |
考 查 要 求 |
|
斜面组装 |
按图正确组装斜面,且弹簧测力计、重物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(1分) |
|
数据测量采集 |
①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,正确读出拉力F的值 (2分)
②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高度h (1分)
③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的长度s (1分) |
|
数据处理 |
①正确记录有关数据 (1分)
②正确算出有用功 (1分)
③正确算出总功 (1分)
④正确算出机械效率 (1分) |
|
实验素养 |
①态度认真,遵守纪律
②实验完毕,整理仪器摆放整齐 (1分) |